潘烈文校友與李民標校長、袁力康老師、盧適之老師合照
潘烈文校友於1984~91就讀本校
1991升讀浸會大學應用生物系,繼於94~96在中文大學修讀碩士課程,以優異成績獲取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回港後,他從事病毒學研究工作,現任職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研究助理教授。
過去了,就算了
潘校友以 1A 2B 的優異高考成績入浸會大學。可是在高考中,他的英語科不及格,潘校友為此曾感徬徨,但是「過去了,就算了」。他選了自己喜歡的科目,目標非常清晰。「有信心便能克服困難」。他感慨地說:「英語不及格,的確吃了不少苦頭......」。我們都肯定英語的重要性,正如潘校友所說,「要多應用英語」。
被生命吸引
潘校友說:「我選擇做醫學研究,而不是單單做醫生,我實在是被人體奇妙的結構所吸引」。他在中學時,對生物已產生興趣。由興趣產生動力,不斷去找課外書看。說起中學階段在成長中的角色,潘校友打了個比喻:「中學階段,像剛學會走路的小孩,開始快步走或慢跑」,從中學習認識自己,想清楚將來的方向,建立自己的獨特思維。明辨是非,對真理的追求......在在都影響對人生的態度。
機會只留給有預備的人
「機會不是常有的,只留給有預備的人」,小記對這句話的印象很深刻。潘校友或許有感而發,而他正把握了每一個機會,每做一件事前都會作出充分的準備。
當潘校友一再提到他在中學時已有準確的目標和方向,小記覺得很慚愧。無論是學習目標,人生目標,我都同樣感到迷茫。潘師兄的一番話,對我起了激勵和鼓舞的作用.。
流感病毒與你
潘博士這次撥冗前來母校演講---<<流感病毒與你>>,講述了禽流感的復發原因,流感與傷風的比較,使我們對流感病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例如流感分季節性;人患流感後,主要仍靠啟動免疫系統把病毒消滅;藥物只能減輕病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