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定期通訊/通告。
2002 年創刊,逢每月10、20 及30 日派發。
發佈日期 : 2021年5月30日
主禮嘉賓鄭瑤璋女士 (國際扶輪3450地區前區總監) 致辭
本校校長發表本校年度報告
本校校監趙熾堅先生致辭
畢業生代表—吳蔚欣同學致辭,以感謝多年來老師的栽培。
基於人數限制考慮,本年度典禮的頒授證書安排有別於以往,改為由班主任逐個宣讀上台的畢業生名稱,以三至四個為一組上台。
王俊然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 (同時榮獲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舊生會獎學金)
劉沛賢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
寶安商會大學獎學金 - 林欣怡同學 (香港科技大學)
陳文迪同學 (香港科技大學)
麥嘉瑜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
葉子晴同學 (香港中文大學)
廖煒榮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
鄭卓瑩同學 (香港理工大學)
戴樂熹同學 (香港中文大學)
基於風險考慮,除中六級學生外,本校未有安排其他級別學生出席畢業典禮,故以下獎學金未有於典禮當天頒發,將稍後另行安排發放。
譚兆庭老師獲頒十年長期服務獎
李達輝先生獲頒十五年長期服務獎
李熙來老師 ( Healey Nicolas) 獲頒十五年長期服務獎
鄭美玲老師獲頒三十年長期服務獎
趙善明老師獲頒三十年長期服務獎
黃麗萍老師獲頒三十年長期服務獎
程兆麒副校長獲頒三十年長期服務獎
校監趙熾堅先生代表寶安商會及校董會向於下學年榮休的鍾佛成先生致送紀念品,以表達對他帶領學校十一年的謝意。
鍾佛成校長 (右二) 及趙善明老師 (左二) 提著由本校同精心製作的大型紀念卡及紀念冊,笑逐顏開。
斜槓的職涯概念,相對「打一份工」,是另一種工作模式:透過同時間多重工作身分達到發揮不同專業、天賦、興趣及收入的目的。
本書闡釋何謂斜槓一族,怎樣裝備自己,成為斜槓的精義,讓你思考如何讓工作生活更自主,組合成理想的slash人生,書內還介紹了多位不同範疇的斜槓一族故事。與其每天在猶疑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工作與志趣如何平衡,如何可以過更滿意的工作生活?邀請想尋回生活自主的你,再思未來人生與工作,為自己探索更多可能性,活出有價值的人生。
(摘自突破書廊- 突破機構)
為什麼選擇「一國兩制」而不是「一國一制」?
為什麼「一國兩制」要講兩句話?
為什麼回歸前的香港不是殖民地?
為什麼中央對港有全面管治權?
為什麼是「行政主導」而不是「三權分立」?
為什麼可以「一國一制」卻要「一國兩制」?這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作出的政治決斷。
它以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為前提,根本出發點就是最大限度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令香港在回歸後繼續保持繁榮穩定。
(摘自天地圖書)
興沖沖地買漢堡來吃,一打開發現又扁又塌,怎麼跟電視廣告的不一樣?
為什麼洗衣機、吸塵器和鍋具的廣告大部分都是女主角,男生不用做家事嗎?
不管我在學校做什麼,網路上都會傳一些罵我的訊息,我現在都不敢去上學了……
網路上瘋轉午夜會出現兩個月亮,熬夜被騙後才知道原來是「內容農場」的消息。
如果能從小培養良好的「媒體素養」,或許遇到這些狀況,我們就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
很多人都知道要環保,但是更多人只說不做。十五歲的格蕾眼見森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促使她行動起來。格蕾獨自到瑞典國會前罷課靜坐,舉起標語紙牌,呼籲關注氣候變化。
原來,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很大。格蕾身旁漸漸地多了同路人。後來在瑞典、整個北歐以至全球各地都有響應活動,要求以實際行動關注氣候變化。格蕾還克服心理障礙,出席多個地方的環保活動,又獲邀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發言,直斥多國政要漠視氣候危機。
不過,格蕾除了喚起更多人關注氣候變化,還引來不少批評,說她根本不環保,說一套做一套。面對各種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格蕾該怎樣做?我們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未來,還可以做什麼?
(摘自商務印書館)
平時看起來令人「望而生畏」的定理、推論、概念,都可以透過輕鬆的方式來獲得詳盡而有效的解析。讓我們發掘身邊事物中隱藏的有趣數學故事,發現數學家們對此進行的挑戰吧!
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我們可以用數學來測算角度、高度和長度,建造神話般的城市,還可以用來測算地球的大小和測出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在這些實際的運用中,數學,才能展現它的意義。
道不同不相為謀
3B 彭曉萱
有人認為:“交朋友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對方沒有共同的思想和目標,就不必與他做朋友。”你贊成這樣的說法嗎?
我並不同意這種說法。
原因一,和不同志向、興趣的人切磋才能拓展我們的視野。
首先要分析為什麼和道不同的人做朋友就能擴展到我們的視野,就先要分析為什麼只和同道人做朋友就會令我們的視野變得狹窄。其實原因是一直跟和自己想法、興趣都相近,甚至一模一樣的人切磋會使得我們變得只懂得用單一方面去思考,不懂得換位思考,不願意去獲取舒適圈外的任何資訊,又或者不願意和題目所說的道不同的人去切磋,這會使得我們自我設限;反之,如果能夠和不同志向或者興趣的人切磋,可以使得我們去用更多方面和角度去審視每一件事情,亦可以從中得到更多的知識並懂得如何去體諒和明白他人所想所講。
由此可見,和道不同的人做朋友的確能夠擴展到我們的視野,更加能夠使我們可以多角度去觀察審視事情,亦可以令我們的思維方式更跳脫,不受限
原因二,目標雖不同,但能共同努力。
誠然,如果跟有共同目標的人做朋友,是能夠互相扶持,互相幫助更加容易去相處和探討一些相關的內容。但是如果和目標不一樣的人去做朋友,由於我們可以和那個朋友互相探討大家各自領域的有關內容,而大家互相沒有競爭的情況下,反而更加容易和自在的去談論相關的內容,反之如果是有競爭關係的話,人們會比較拘謹一點,不願意透露所有自己的想法,這樣讓朋友之間關係變得很不牢固,因此在我的立場看來是更加能夠激發到雙方的一個向前的動力。
原因三,做朋友的準則不只是志向和目標。
我認為要和一個人做朋友,不單單要看他的志向和目標,更重要的是和他相處下來的感覺以及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又或者是他的性格問題。就如同如果今天有一個人,我和他相處得非常融洽,性格也非常合得來,但是他的志向和目標卻和我截然不同,那我是否就沒有必要跟他做朋友呢?當然不是,朋友有分很多種,也有很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朋友的定義以及和他做不做朋友的準則,而對於我來說,做不做朋友並不是因為他的志向和目標,相反比較多的是他的性格以及他的言論。
由此可見,做不做朋友是一個人的選擇,而朋友的標準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我來說,最主要的不是志向和目標,而是性格和言論。
綜上所述,和道不同的人做朋友是有好處所在,可以擴展到我們的眼界,而且即使知識目標不同,也能夠一起共同努力進步,再加上其實是否和他人做朋友是每個人的選擇,畢竟每個人對朋友的準則都不一樣。
(本文摘自2021-06-01《大公報》學生園地)
Start a free web page with Mobi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