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nging Ten
清旬 527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定期通訊/通告。
2002年創刊,逢每月10、20及30日分發。
發佈日期:2025年02月28日

本年度關注事項︰
1. 推動學生閱讀
2. 發展學生自學能力
3. 推行正向價值教育
提升學生幸福感

合唱團大師班:國際知名音樂教育家Susanna Saw到校指導

音樂科有幸透過「香港校際合唱節」,邀請了國際知名音樂教育家Susanna Saw(蘇珊珊女士),於2月12日到校指導合唱團大師班,為本校合唱團提供世界級的專業指導,將團隊的音樂學習與國際接軌。

蘇氏是一位資深的馬來西亞音樂教育家,經常於國際合唱賽事World Choir Games擔任評審,同時亦是International Kodály Society 副主席。她致力推廣音樂及合唱教育,現為馬來西亞大學音樂系、馬來西亞藝術學院講師、馬來西亞合唱團 Eisteddfod (MCE) 的創辦人和總監。本年度本校合唱團有幸接受Ms. Saw親自到校作大師班指導,為團隊對樂曲演繹提供專業指導。

在活動中,Ms. Saw展示豐富的指導和演出經驗,針對合唱團的特點,提供具體的重點引導。她的教學不僅限於技巧的傳授,還包括如何在合唱中表達情感,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的深度和靈魂。通過實際示範,團員對合唱樂曲有了飛躍的理解。

團員在活動結束後表示,這次大師班激發了他們對音樂的熱愛,鞏固和擴展他們的音樂知識,為之後的幾個大型合唱賽事作更充裕準備,並期待將所學應用於實際演出中。

是次大師班旨在提升本校合唱團的水平,讓學生在世界級的指導下,深入探索合唱藝術,增進團隊對音樂的理解,並在團隊中更有效地合作,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和情感。

公益少年團服務獎

本校公益少年團以「認識、關懷、服務」社區為宗旨,鼓勵團員自發參與各項服務、活動的策劃及推行工作,發揮他們的領導才能。本校5C 吳凱喬、6D李彥彤、6A李佩曦、6A蔡韻詩榮獲服務獎,實在值得恭賀,感謝各位同學在學業繁忙之時仍用心為學校及社區服務。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左起:5C 吳凱喬【高級】、6D李彥彤【一等榮譽級】、6A李佩曦【高級】、
6A蔡韻詩【高級】)

生涯規劃 — 教育局「商校合作計劃」活動回顧

「商校合作計劃」由教育局推出,目的是推動學校與工商機構合作,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迎接未來的挑戰,放眼世界,讓他們作好投身社會的準備。透過工商機構提供的非傳統學習平台,學生可瞭解工商企業的運作及僱主對僱員的要求,認識不同的工種,提升共通能力,建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幫助他們適應經濟和社會的轉變,最終達致全人發展的目標。

今年1月份,中四級佘嘉煒同學參加了由港恩中醫診所提供的中醫體驗活動,探索該職業著重的價值觀(Values)、態度(Attitudes)、技能(Skills)和知識 (Knowledge)。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中四級佘嘉煒同學參加了由港恩中醫診所提供的中醫體驗活動,有機會在專業中醫指導下,處理中醫藥方。

同學反思節錄:

4C 佘嘉煒同學
這次活動使我獲益良多。在體驗工作前,我從未踏入過中醫診所,對中醫藥學也了解不多。經過親身體驗後,我對中醫藥學有了一些認識。透過與醫師和配藥員的交流,我了解到中藥與西藥的區別,例如中藥可分為複方和單方。此外,我也從觀察醫師與病人的互動中,體會到溝通的重要性。從此次經驗中,我不僅學會了職場中所需的溝通技巧,更破除了對中醫藥學的誤解與偏見,可謂獲益良多。
如要在未來投身相關行業,不僅需要具備中醫藥學的知識,還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此外,責任感和對病人的關懷更是不可或缺。這次參訪讓我明白,如果日後希望在相關行業發展,專業知識和人際技巧的培養同樣重要。

*備註:生涯規劃教育組已於2024年9月份的週會中向中三至中五級同學派發「職場學習手冊」及作講解,把其作為連結「其他學習經歷」的工具。本校生涯規劃教育組亦推出「少清『職』夢計劃」,期望同學能於不同層次的工作體驗作參與。本組將於來年收集同學的「職場學習手冊」,向達標同學將獲頒發證書,以作鼓勵。同學可於本組GoogleClassroom獲取不同層級的工作體驗活動資訊。有關教育局「商校合作計劃」,也可瀏覽https://careerguidance.edb.hkedcity.net/activity/activities-all 

學生輔導組 [識睇• 惜體] 攤位遊戲日

學生輔導組與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合作,於2025年1月15日至16日午膳時間舉行 [識睇• 惜體] 攤位遊戲日,學生透過攤位遊戲及小型展覽增加對進食失調症的認識,掌握正確營養資訊,建立正面身體形象,促進精神健康。

本校電子書巡禮

本校圖書館電子書館藏豐富,方便學生和家長隨時閱讀。本校的其中一個電子書「金閱閣」會定期更新館藏,以下將介紹其中一部份,歡迎家長和子女一同閱讀︰

訓導組資訊速遞 — 沉迷行為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由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為兒童及青少年而設立的「寓樂資訊」網站,以環繞校園事件為主軸,每月探討不同的成長挑戰,透過多媒體資訊將青少年需要具備的健康知識、基本生活技巧等資訊,清旬將會定期連載。

本期主題為「沉迷行為的原因及處理方法」。現今社會誘惑繁多,青少年如不慎沉溺其中,便終日以此逃避現實世界,不能自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健康和人際關係,問題不能忽視。歡迎家長陪同子女,點擊以下連結,了解沉迷行為的成因及處理方法︰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
育苗德語
中一級德行表揚計劃—德行述說

中一級同學每個月都會向老師繳交「德行表揚計劃紀錄冊」,當中就其中一項德行主題撰寫經歷或實踐,以下是部分同學的德行述說︰

1A 黃雅思
責任感
有一次上英語戲劇課的時候,老師說了下一堂要考試,吩咐我們提前把劇目的文稿背誦,但是有同學未能做到,結果在考試時連半句台詞也說不出來,好像連故事的内容也不知道。該組內的其他成員的表現都非常不錯,最終因為該同學一個人的失誤而令到整組的成績不及格,導致他們都要重考。從這件事中,我明白到了責任感的重要,不要因為自己沒盡到責任而白費了別人的努力。

1B 朱永康
勤勞
平常在家我有時間就會幫父母洗碗和拖地,減輕他們在家務上的勞累。在街上我時常看見有些人將垃圾丟在清潔工人面前,而不是垃圾桶裡,一點也不尊重。我時常想一點勞動成果雖小,但加在一起就無比強大。

1D 林詩琦
尊重他人
記得有一次,當我把英文劇本寫好之後,我給了老師查看之後,再給組員仔細看自己的台詞,可是有一位組員說這個版本不太好,之後她自己作了一些修改。對白明明由頭至尾都是我寫的,真的很不明白她更改的原因何在。後來,問了老師之後,才得知她的版本確會稍微好一點,詢問組員後也一致同意了。《禮記》有云「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敗者,必有尊也。」這件事讓我意識到,其實做人有時候也要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尊重和思考別人的意見,不應該只顧着自己。

1D黃曉晴
尊重他人
在一次小組活動中,老師要我們在自己的組內選出一位組長。當時大家都很想成為組長,但基於公平和互相尊重,所以我們決定進行投票。經過一番投票,我們選出其中一位同學來做我們的組長。我認為這件事能實踐出互相尊重,因為我們尊重了每個同學的意願來選出組長。人人都需要獲得尊重和肯定,想別人如何對待自己就先同樣待人。經過這件事我學會了與人相處時要互相尊重,尊重他人是社會上不可缺少的待人態度。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
公民教育資訊速遞 — 人工智能的使用

近年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十分普及,成為社會大眾不可缺少的資訊科技工具,Chatgpt、Grok及Deepseek等相繼橫空出世,其卓越廣泛的能力震撼世界,惟我們在注視其應用及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背後牽涉的價值觀及道德問題,因為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對社會有利還是有害,視乎其使用方法及是否符合道德。《清旬》將一連幾期連載相關文章,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人工智能與人的智能:給同學思辨的素材》
江紹祥教授│香港教育大學人工智能及數碼能力教育中心總監

我們回顧過去三百年的歷史,可以發現世界的變化並不算太快。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這個過程用了三百年。然而,未來的數十年,世界將面臨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讓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與擔憂。

考慮到同學們應如何應對未來的變化,我們需要前瞻性的思考。我們知道未來的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全面數碼化的時代。這個轉變不會像過去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經過三百年那麼長,可能只需要幾十年,社會將經歷一次重大的改變,人類的大部份決策將通過算法如機器學習和數碼化的數據而變得自動。隨著自動化的普及,人類的體力和腦力的勞動工作將逐漸減少,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人工智能將影響每一個行業,醫生、律師、會計師等都不能倖免。例如,機器學習可以分析數以萬計人類肺部的影像照片及進行分類,並為相關的病人作出醫療建議,人工智能在這些方面的決策建議可能比個別醫生的判斷更為準確。然而,這並不意味着醫生將會失業,因為最終的決策仍需要醫生來判斷和負責,而且醫生不會只考慮病人的肺部影像照片,而是需要考慮病人的整體狀況如身體狀況、家庭背景等才能作出醫療建議。大家可以想像現時許多疾病尚無法治療,未來的醫生應投入更多醫療的科研工作。

科技知識與人文素養

香港特區政府從去年九月開始推動全港高小學生的編程教育,這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喜歡編程的同學應該繼續努力,即使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可以自動生成代碼,未來人類的社會也需要程式編寫員負責監督和審查的工作。程式編寫員的洞察力能找出編寫程式的需要,並能及時解決人類社會各種問題包括科技的和人文的需要。因此,程式編寫員的工作比以往更加重要,他們不單需要科技的知識,更重要是具有人文素養,包括仁愛、同理心、誠信等正面的價值觀。科技的發展如果脫離了人文關懷,社會將會出現非常不理想的狀況。舉例來說,如果GPT-4o中的“o”是代表“omni”的話,即全能,這個名稱就較讓人擔心。如果人類過於自大驕傲,忽視了謙卑的重要性,這樣將會為人類的社會帶來不利的發展。

保持謙卑 回饋社會

《易經》的六十四卦當中只有一個卦是全吉的,那就是謙卦。這提醒了我們,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應該保持謙卑的態度。謙卑是我對所有同學的期望,希望每一位同學在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的年代,能夠保持不亢不卑的態度,在善用人工智能的同時,努力保持我們這一代人的睿智與能力,持守正面的價值觀,運用人的智能與人工智能合作努力解決人類社會各種問題。人的強項是對其社會環境的敏感程度和綜合分析能力,而人工智能的強項是強大的算力與數據瞬間的存取。兩者的結合可以提升人類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學們是未來數十年的社會棟樑,即使進入更多自動化的時代,也可以在不同崗位貢獻及回饋社會。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自己所喜愛的事情,如果同學們喜歡科技創新或希望在社會上彰顯人文關懷,請堅持自己的興趣,在未來的自動化不同領域中一定會遇到擁有共同興趣的人,一起作出合乎社會需要和道德倫理的決策。

解決人類社會的問題都需要洞察力,而洞察力是來自於對某件事情的專注和豐富的知識基礎。例如,朱銘的銅雕藝術作品就是在他數十年對藝術的專注的基礎上瞬間創作出來的。因此,希望同學們在堅持自己的興趣領域外進行廣泛閱讀,不要偏廢文理科的知識,多參觀、訪問、旅遊、討論、反思等,才會見多識廣,為解決人類社會的各種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李飛飛教授現時是人工智能的頂尖科學家,她年輕時廣泛閱讀的基礎和家庭環境,培育出她堅持以人為本的人工智能研究工作以貢獻社會,她在史丹佛大學工作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名字是「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希望同學們都能在未來保持謙卑的態度,參與科技創新和人文關懷的工作,持守正面的價值觀,在參與決策時認真考慮對整體人類的社會福祉。願同學們未來能夠實現夢想,成為社會的棟樑。

原文摘錄自廉政公署期刊《拓思》第104期

Mobi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