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nging Ten
清旬 528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定期通訊/通告。
2002年創刊,逢每月10、20及30日分發。
發佈日期:2025年03月10日

本年度關注事項︰
1. 推動學生閱讀
2. 發展學生自學能力
3. 推行正向價值教育
提升學生幸福感

2024-2025香港中學生廈門考察團

本校四名高中學生於2025年3月1日至2日,參與了由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及廈門大學主辦,並由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協辦的「2024-2025香港中學生廈門考察團」(下稱考察團)。

是次考察團旨在擴闊香港中學生的視野,增進他們對內地高水平大學、中華文化及內地城市發展的了解。廈門大學是內地著名高等學府,擁有教育部「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資格。學校依山傍海,風光秀麗,被譽為全球最美大學校園之一,並於上年度的「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中,成為報名人數最多的10所院校之一。

通過參訪享有盛譽的廈門大學和遊覽廈門市,是次考察團啟發了同學的思維,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涯規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參加考察團的校長、老師與學生與廈門大學教學人員合影留念。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陳志維校長以考察團團長的身份,接受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孫理先生致贈的紀念品。

部份參與同學反思:

5D 區樂琳
是次活動實在令我收穫滿滿,大開眼界, 更是一個難忘的體驗。

未參觀廈門大學前我對內地的高校及其制度認識不深,以為大學的課程較中學緊湊,上課時間亦會較長,要比中學更為辛苦。但在與該校學生交流後,我才知道一節課時長一小時四十分鐘,中間有十分鐘小休,而且課堂間亦有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上課體驗實際與香港中學的上課模式差距不大,不似我想像般緊迫。

此外,廈門大學在轉換專業上較有彈性,只要學生發現專業不合適或未能配合日後發展,可申請轉換專業。而且學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及需要編排課表,自由選擇課業及上課時間,如有餘力,更可以選擇第二專業,在畢業後獲得雙學位,學生在學業及生涯規劃的自由度極大,超出我所想。

在參觀廈門大學期間,我不僅對內地的高等教育有了更多的認識,更了解到廈門大學的歷史與文化。廈門大學的校訓為 「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意在鼓勵學生追求進步,奮發向上。我認為此校訓不僅鼓勵學生在學術上不斷突破、追求卓越,更要在品德及個人修養上有所要求。這次到廈門大學參訪交流不僅令我對內地高等教育增進認識,更令我對生涯規劃有新的想法,可謂獲益良多。

4D 吳錦怡
本次參訪的對象是廈門大學,「廈大」是全國排名極高的有名學府,是211及985工程中的其中一間高校(211和985大學代表中國高等教育的精英羣體,享有更多的國家資源和支持,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和教育質量),師資優良,特別在科研方面有卓越成就,且教育資源多元而充足。

本以為內地的大學生活離不開讀書,但在這次參訪中我留意到廈門大學十分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可供選修的課程多不勝數,除了一般的授課,更有旨在培養學生興趣與技能的課程,如品酒、高爾夫球、潛水等,可見內地的大學教育並非只停留在知識的傳授,而且是超出我所想的有趣。與此同時,選科制度亦十分人性化,學生可按自己的需要安排課業,更可以選擇自己的第二專業,讓未來出路有更多選擇。

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如港澳學生申請入讀廈門大學,DSE的收分門檻較入讀香港三大的要求低,絕對是對港生的優待。學校亦設有港澳台學生社團,供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互相交流,適應環境。原本我對內地升學並沒有太大的熱情, 但在是次體驗後,我認為內地升學亦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合唱團「香港校際合唱節暨大師班」衛冕銀獎

在2月11日,王少清合唱團代表學校首次參加「香港校際合唱節暨大師班」,榮獲大會頒發銀獎。當日賽事假荃灣大會堂演奏廳舉行,是次年度盛會匯聚了不少本地傳統名校,競爭激烈。而我校合唱團在比賽中表現穩定,獲得來自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育學院音樂教育系講師Dr. Pawasut Jodi Piriyapongrat ,以及香港小交響樂團副指揮葉穎媛女士,合共兩位評判的肯定。評語如下:

Dr. P. J. Piriyapongrat: 「…Challenging work but you did really well. Good balance between the choir and the instruments. (… 儘管樂曲具挑戰性,但你們發揮得非常出色。合唱團和樂器之間建構出良好平衡。)」

葉穎媛女士:「Different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sections are well brought out… it is an engaging performance.(團隊能夠充分展現樂曲不同段落的風格……是一場引人入勝的表演。)」

當天活動中,學生們不僅有機會向其他本地合唱團交流,還有幸獲Dr. P. J. Piriyapongrat上台親身專業指導,為同學的現場演奏提出寶貴意見。學生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控制音準和情感,並探索合唱的多樣表現技巧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合唱時的協調與默契。學生紛紛表示,透過Dr. P. J. Piriyapongrat的指導,以及觀摩本地其他學校的演出,他們的音樂視野得到了拓展,並更期待在未來的比賽中再接再勵,在舞台上實踐展示自己的音樂成果。合唱團的指導老師也對學生的進步大感驚喜,並期待他們在未來的比賽中再創佳績。

「香港校際合唱節暨大師班」讓本校合唱團獲益良多,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音樂素養,還促進了團隊合作的精神,讓每一位參加者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無疑為團隊的音樂之路鋪下了堅實的基礎。

「祖國昌盛 歡慶滿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巡迴展覽
問答遊戲頒獎禮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於去年底舉辦了「祖國昌盛 歡慶滿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巡迴展覽問答遊戲。得獎者共10位,每人獲獎書券100元。在此再次恭喜以下得獎同學:

1B 姚昱成   1D陳思遙   2A陳梓熙   2A陳韋燁   2B董智宇
2B 黃晞渝   2C錡佳欣   2C梁天睿   2D胡貝嘉   2D黃子晴

資訊素養專題書展活動

資訊素養能幫助學生辨識對資訊的需要,包括尋找、評鑑、提取、組織、表達及合乎道德地運用資訊,是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之一,有助學生培養各項能力及正確價值觀。因此本校圖書館舉辦了「資訊素養專題書展」,部份班別的同學會於午間閱讀堂時到館參觀,利用流動上網裝置閱讀書展內書籍的部份節錄,並書寫反思和感悟,增強其對資訊素養的重視。


3A 陶芓瑜
我閱讀的篇章為「瞭解假訊息特性,找出突破點」。作者透過文章向讀者說明假新聞的特點以及如何辨證訊息真假,提醒讀者不要被假訊息欺騙。作者舉出新聞常以新奇性、權威性和相關性使觀眾深信不疑。要分辨假新聞能透過檢查出處、日期、作品以及消息來源是否詳細可信。

3A 王芯悅
這篇文章探討了「假新聞」和「假事件」之間的區別。作者指出,假新聞比假事件更具欺騙性,因為它模仿新聞的形式但不遵循真實報導的標準。假新聞不僅是為了美化某個形象,還會試圖引導人們對特定議題的看法,尤其是政治和科學方面。文章還提供了三個實用步驟,幫助讀者避免誤信假新聞:首先,停下來思考,不要急著轉發;其次,仔細檢查消息的來源;最後,聆聽不同的意見,進行查證後再做判斷。

3B 尹嘉熙
即使新聞內容有引用專家權威(例如醫學類的文章),我們依然要仔細判斷其真偽。不要盲目相信,更不要轉傳錯誤的訊息,不信謠也不傳謠。新聞媒體有時候會報導錯誤的訊息,甚至有可能造謠。我們不能因為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就盲目相信,要有自我判斷的能力,否則就有可能被錯誤的信息誤導。也有的媒體會為了瀏覽量而過度誇大報導內容,我們要注重的事情不只是新聞結果,還有過程,透過結果和過程確認文章真偽,也可以進行查證的工序。

3B 高依莎
《從血型就能了解一個人的個性?》此篇章主要傳達的信息是,血型與個性之間並沒有科學依據的關聯。儘管人們常討論血型與個性的關係,但大規模研究顯示兩者無關。血型個性描述通常模糊且適用於多數人,導致人們產生「巴納姆效應」,誤以為這些描述準確。作者強調,即使血型與個性有關聯,也沒有明確的實際差異。

3C 麥曉霖
書本介紹了網絡媒體上不同的「科學新聞」,而作者根據科學證據、研究來點評該新聞的真實性。例如有新聞指出睡前看手機會失眠,指出是藍光的影響,但科學家指出兩者不會有直接關係,而且新聞沒有舉出相關真實研究作為證據,因此作者提出其真實性有待證實。作者的目的其實是告訴讀者莫輕信網上流言,要經查證,不要輕信。

3C 陳永森
這篇章探討了媒體在現代社會中的角色與影響,特別是如何塑造公眾對於科學與技術的認知。文中指出,媒體不僅是資訊的傳遞者,也是觀點的塑造者,對於科學事實的報導可能影響大眾的情感與行為。此外,文章強調了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呼籲讀者在接收媒體資訊時需具備批判性思維,以避免誤解或偏見。總之,媒體在科技傳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必須謹慎對待其帶來的影響。

3D 周蜜
我閱讀的是《新時代判斷力》的《奶茶裡的珍珠是塑料做的,你還吸?》。這篇文章描述了珍珠奶茶的原材料,並且解釋了珍珠有高分子不等於是「塑膠」。文中述說了媒體和新聞說的不一定是真的,告誡我們小心要「內容農場」,別輕易按讚和轉發給親人朋友。

3D 潘芷螢
這篇文章講述烤吐司有致癌成份的新聞的疑點,當中作者舉例了很多論證,例如任何食物都可能致癌,為何只提起吐司呢?他想教曉讀者看任何資訊時,都不應盲目相信,要存有思考判斷是非的能力,防止受騙。很多人會因想要流量而發放假新聞,造成社會混亂,而我們就應要好好思考,到底文中所說的是對或錯,也不要傳胡亂廣傳。

本校電子書巡禮

本校圖書館電子書館藏豐富,方便學生和家長隨時閱讀。本校的其中一個電子書「知書閱聽」會定期更新館藏,以下將介紹其中一部份,歡迎家長和子女一同閱讀︰

「Girl Guides · Girls’ Life」
女童軍活動分享

本校女童軍隊(141 NT COY)自1980年成立以來,至今已逾四十年,一直致力於為社區及學校服務。女童軍的校園生活多姿多彩,於本學年參與了各式各樣的活動,為成員帶來了許多不同的體驗和樂趣,下文將會逐一介紹。

每當新學年開始,女童軍都會有新成員加入,並舉行宣誓儀式,這是女童軍最重要的儀式之一,校長也會一同出席。為隆重其事,隊員都會提前進行步操訓練,以確保宣誓儀式的順利進行。

女童軍的集會每週五放學後進行,主題多樣,包括步操、手工藝、烹飪、繩結、興趣章考核及女童軍總會活動分享等,學習到了豐富的女童軍知識和技巧。

女童軍也積極參與學校服務,例如在每年的畢業典禮、家長日、陸運會和中新生面試日等活動中站崗當值,協助維持秩序。於去年11月,更為本校的辦學團體寶安商會的110週年晚宴的接待來賓。

此外,本校女童軍也踴躍參與香港女童軍總會的活動。於本年一月,本校女童軍就參加了總會的「探索潛能之露營樂活動」,在活動中體驗了女童軍露營生活。以下是隊員的一些分享和感想:

3C 彭巧兒:這次的兩日一夜露營活動讓我結識了來自不同隊伍的女童軍,大家以小隊形式共度了美好的時光。我體驗了原野烹飪,學習了不同野外烹飪工具的使用方法,獲益良多。總的來說,這次的露營活動在人際溝通及身心成長上都有所提升,期待下次的活動。

4C 李詠曦:這次露營活動與我以往參加的截然不同,不僅讓我認識了其他隊的女孩子們,還有了很多新奇體驗。我最喜歡的是營火晚會,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留下了難忘的回憶。早禱儀式讓我體會到靜謐和反思的重要,團體遊戲則增進了我們小組的友誼。總之,這次活動讓我對未來的露營充滿期待,希望能學習到更多新技能!

訓導處資訊速遞

1. 太空油毒品的禍害與預防

2025 年 2 月 14 日,政府於修訂附屬法例,並同日刊憲,將依托咪酯 (簡稱「太空油毒品」)納入香港法例第 134 章《危險藥物條例》,列為毒品管制。政府不同部門已提供豐富的資料以供公眾參考,本期清旬加以整理刊載,讓家長可多了解「太空油毒品」的禍害及預防,提升對毒品的危險意識及警覺,歡迎家長與子女一同瀏覽︰

Mobirise Website Builder


2. 網絡欺凌

訓導組資訊速遞 — 沉迷行為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由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為兒童及青少年而設立的「寓樂資訊」網站,以環繞校園事件為主軸,每月探討不同的成長挑戰,透過多媒體資訊將青少年需要具備的健康知識、基本生活技巧等資訊,清旬將會定期連載。

本期主題為「網絡成癮及網絡欺凌」。承接上期的「沉迷行為」,網絡成癮是現今社會最常見的「沉迷上癮」現象,尤以青少年最為嚴重,有損其身心發展及個人成長;而青少年使用互聯網引申的另一問題是「網絡欺凌」,當中有不同形式,均可對受害者造成嚴重的身心損害。歡迎家長陪同子女,點擊以下連結,對上述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運用以下資訊作為家庭教育的教材︰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
育苗德語
中一級德行表揚計劃—德行述說

中一級同學每個月都會向老師繳交「德行表揚計劃紀錄冊」,當中就其中一項德行主題撰寫經歷或實踐,以下是部分同學的德行述說︰

1A 陳玥澄
責任感
小學四年級時,開學不久後,老師委任我為班長,負責每天收好功課,維持秩序。一開始,我做得十分妥當,老師也讚賞我,可是在不久後……有一天,正當課堂差不多結束,快要小息時,我的好朋友向我說待會小息時一起到小食亭買食物,我連忙拒絕並說到我待會還要點收功課,並交到老師簿櫃。她卻說:「你只是會晚一點交到老師手上而已,不要緊吧。」她說這句話時漫不經心,彷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我聽到這話時,立馬反駁她說:「你不要只認為是一件小事而已,老師讓我擔任班長是因為老師認為我有才幹,我並不會和你到小食亭的,我還有事情要做,對不起。」朋友聽到後,思考了一下:「也對,抱歉,你的確還有事情要做,,如果你不介意,我陪你吧!」我立即說︰「好呀!」從此,我領悟到做事或者擔任職位也都需要責任去做好一切。

1B 黃俊彥
堅毅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去爬大帽山,我們由大帽山郊野公園開始爬。我們爬的時候見到是「近在看前」,但爬着時卻有「遠在天邊」的感覺,所以有一刻想放棄。但我最後仍爬到山頂。看到那麼漂亮的風景,我就知道我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

1C 張予澄
關愛
有一次,我在班裏執拾物品,正準備到其他課室上課時,一位同學不小心跌倒在地,但其他同學經已離開,已剩我一個。雖然,這位同學平時經常在課堂上搗蛋,但我全不介意,扶起了他。當聽到他說的一聲謝謝後,我感到很滿足,認為我做的事是對的。

1D 黃浩賢
尊重他人
小時候,有一次我要求我的朋友和我一起到公園玩耍,但是我的朋友說他有事情要做,去不了。然後,我就強迫我的朋友一定要去公園玩,不能做他的事情,但是他堅待說不,我就很生氣地離開。回到家後,我把事情的經過全部都告訴媽媽,媽媽就說:「兒子,你要學會尊重他人,不能強迫別人做你想他做的事情!」我聽完媽媽說的話後,我就明白到我要尊重他人的意願!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
公民教育資訊速遞—人工智能的使用

近年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十分普及,成為社會大眾不可缺少的資訊科技工具,Chatgpt、Grok及Deepseek等相繼橫空出世,其卓越廣泛的能力震撼世界,惟我們在注視其應用及能力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背後牽涉的價值觀及道德問題,因為工具本身是中性的,對社會有利還是有害則視乎其使用方法,以及是否合乎道德。《清旬》將一連幾期連載相關文章,深入探討相關議題。

《AI 產品道德倫理: 設計者之責任》馮穎匡博士│教育評議會執委

近年來,香港的教育領域開始嘗試引入AI 技術來輔助教學和管理。然而,在推廣過程中,筆者提出一個關於AI 招生系統的例子給大家參考: 該系統原本旨在提高招生效率和公平性,但由於其訓練資料主要來自過去的招生記錄,而這些記錄中可能存在對某些學校或學生群體的偏見(如對某些地區或經濟背景學生的偏好),導致AI 系統在預測錄取結果時出現了不公平的現象。這一事件促使香港某大專院校重新審視AI 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並加強了對資料來源的審查和監控,以確保AI 系統的公正性……

Drag & Drop Website Bui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