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頁
 


中學教育起風雲 「通識」一科見真章

本年九月升上中四的同學,是新高中課程的第一批實踐者。新學制跟以往的最大分別,在於學生要在會考取得四科核心科目(中、英、數、通識)合格,才能報讀大學。「通識」是新科兼升格,其份量有如中、英、數,這一科不合格,大學之門不開。目前高考,每年有約3000人選考「通識」,將來則八萬上、下的中學畢業生都要過好「通識」這一關,否則行人止步。這一項新的遊戲規則,正在改變著香港中學教育的生態。選用何種語言教「通識」,直接影響學生升大的成敗,令人費煞思量。

「通識」這一科

「通識」科的教學內容包括:現代中國和今目香港的社會發展、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全球化、公共衛生與能源環保等題材。「通識」科並不要求深奧的學術知識,卻著重學生掌握社會科學原理,作為分析工具及參照標準,再選擇合適的新聞事件進行個案分析,解答問題。學生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議題,拓展思維,運用理論,提出見解。參與討論以及閱讀大量報刊是「通識」科的基本學習模式。
會考「通識」科的考試分兩卷,一卷答短題,另一卷答長題,沒有填充或多項選擇題;另外,考生要完成數千字的探究研習報告。「通識」科強調理論運用,所以,要考好這一科,不能靠背誦,主要靠寫長文和短文發揮、闡述觀點。理論運用和觀點發揮的成敗關鍵是語文能力,尤其是寫作水平。

成敗關鍵在語文

語文好,通識也會好;語文不好,通識好極有限。這是常識,也是事實。
一般而言,女生的語文成績比男生好;據考評局資料,歷屆高考,在中、英文兩科,女生取得的A級的百分比是男生的2倍,而在「通識」科,女生取得的A級的百分比更猛增至男生的4倍!可見語文好的考生,「通識」優勢更明顯!
「通識科」時事性較強,要閱讀中、英文的一手材料;因為「通識科」相當內容涉及當代中國和香港事務,參考資料主要是中文的,以中文修讀,順理成章。
近年,開設「通識科」的學校開始多起來,有英中,也有中中;但在選用應考語言上,幾乎九成半選用了中文。2008年高考「通識」科考生3200人,其中3000人選用中文答題;各主要科目之中,最多考生選用中文應考的是「通識」,而最多考生選用英文應考的是「會計」(98.4%!)。考「通識」用中文,考「會計」用英文,已成了大多數人的智慧與共識。

必「選」利其器

就全港而言,能以英文從容地應考「通識」科的學生,相信為數不多;能以英文輕鬆地講授「通識」科的老師也不多見。就是英文水平不弱的學生,要以英文應付「通識」,也會感到吃力。對於絕大多數的學生而言,以中文考「通識」,成績會更好。據估計,乙級學生以中文考「通識」,有可能追平甚至超越以英文考「通識」的甲級學生。有為數不少的好學生,數理科成績極佳,但是英文成績卻長期只是僅可及格,他們以英文應付數理化還可以,但要以英文去應考不能迴避的「通識」,彷彿是拿前途去賭博,會不會因此而連大學入場卷也賠掉呢?

2012見真章

「通識」科時事性強,重分析發揮;考「通識」最似考AO。課本頻頻改版也難以跟貼社會的發展,那種靠背筆記或靠唸標準答案應試的方法是肯定不行的了。勉強用英文考這一科,是把自己推進危險境地。有家長擔心學校可能會過於側重「純英」形象,而犧牲了學生的「通識」科表現,影響子女升學;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具備「彈性」條件的中學,是選用中文或英文來考「通識」呢?在收生誘因與考試成敗之間如何平衡取捨呢?。筆者認為,思考這至關重要的問題,應該以學生的升學利益為原則。
工欲善其事,必「選」利其器。相信大多數中學將選用中文教「通識」。2012年首屆新高中會考放榜,使用自己最有優勢的語文來考「通識」的學生將會是贏家。

 


李校長訪問記

本校校長簡介

李民標先生畢業於皇仁書院,獲香港大學文學士,中文大學教育文憑,城市大學文學碩士,新架坡地區語文中心英語教學文憑。 早年參加全港青年學藝比賽獲英-粵語即時傳譯亞軍,英-國語即時傳譯冠軍。 編著有 「Oh!原來如此 - 英語詞源拾趣」、 「英語錯音逐個改」、 「英語增益百例」、 「英語100個為甚麼」, 四書皆由麒麟出版社出版。

李民標先生於創校初期即加入本校為英語科教師,歷任英文科科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1997年接任為校長。

李校長童年在廣東鄉下渡過,家境赤貧。 十歲來港,開始學ABC,後得同窗指引,狂啃英語故事書,由是定下半生路向。 李校長常向新移民同學自稱為「大陸仔」,以過來人身份勉勵他們奮鬥向上。

李校長的最大興趣是看書( 傳記、 教育、 政經、 幽默),又喜歡遊歷,行山,羽毛球,攝影,唱民歌,侃大山,欣賞畫冊和古典音樂,資訊電視節目也常看。

李校長有子女各一, 還在求學, 太太是教師。

 

一、校長從事教學多少年?

20年

二、簡述你教學以來最難忘的事?

最難忘的事難說了,……但我可談一下不久前的一件也算是難忘的事。 我擔任校長後,這幾年花了不少精力,有時未免過於心急、看到少數學生的種種表現仍未如人意,心中深感壓抑,總覺得吃力不討好…… 有一天午休時,我巡校到禮堂,看到合唱團正在台上練習,百多位F1、F2的合唱團團員專心致志,儀容齊整,認真投入,歌聲嘹亮,非常可愛,這正是我一直所希望看到的同學的形象!他們令我看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最令我動情!

三、你認為「教學」是什麼?

所謂「教學」,簡單來說,就是課室內外的「課業傳授」。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傳道」即品德教育;「授業」是課業傳授;「解惑」即近似輔導工作。我相信「教學」的範疇不應太狹窄。

四、學校對學生有何期望?

期望很簡單,最基本要求有二個:一是具備良好學業基礎;二是奉公守法。換言之,必須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品德;二是技術。

五、覺得「好老師」應有哪些條件?

我對老師的要求很簡單,「有心有力」。「有心」即有誠意,有責任心,這點最為重要;至於「有力」,即有能力。 另外,好老師還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六、你贊成「精英教育」嗎?

我也不明何謂「精英教育」。我想「精英教育」在大家心中含義並不相同,不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我並不贊成純粹的「精英教育」,因為這沒有顧及那些非「精英」的普通學生的感受,所以我認為「精英教育」應該是在不傷害其他不太「精英」的學生的同時,推行一些特別為先進學生的課程,因而我們提倡「拔尖保底」。我校沒有精英班,減少了標簽效應。我們應在「精英」和非「精英」之間求取平衡。

***完***

 

為甚麼有口難言?

隨著本港社會、經濟轉型,許多行業都要求僱員有良好的中英語文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各大專院校收生亦增加了面試的比重。 可惜的是,本港各級畢業生的口語說話能力往往是他們的薄弱環節。

很多人都說外國孩子能言敢說,而我們的學生則往往害羞怯懦,欠缺信心。根據港大副校長程介明教授的研究,就是同中國內地、 台灣、 新加坡同是華裔的學生比較,香港的學生表達能力明顯較弱,特別是不善於口頭表達,究其原因,大抵不出下列各項:

(一) 一般人誤以為會開口講話就等於有了口語表達的能力,以致學校和家庭對說話能力的培訓都缺乏足夠的重視。

(二)應試要求壓倒一切;師生都要花精力於操練閱讀和書寫,忽略了演說。這個情況近年雖有改善,但仍然不理想。

(三)每班人數太多,就算老師意識到說話訓練重要,也難以讓學生有足夠的參與。

(四)部份學生少讀書不看報,常識貧乏,觀點偏頗浮淺,欠缺深度,參加討論或辯論都吃虧。

(五)本地學生的一個共通傾向是講話膽怯,缺乏自信。這個心理障礙不排除,光有說話技巧訓練也是徒然。

身在教育界,我們最清楚本地教育的盲點。 針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普遍強差人意這個現象, 本校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力求替同學們創造機會鍛鍊口語能力,以增強其自信!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安排小組討論,個人短講,小型辯論以及角色扮演,鼓勵學生克服膽怯心理。

在課外我們組織和積極參加校內和校際朗誦比賽,戲劇比賽 ;辯論比賽。 我們最有特色的活動,是每年上學期辦的中文「午間演辯擂台」,下學期辦的「午間英語藝墟」,目的都是要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他們面對公眾講話的信心。

我們的努力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同學們參加校內外各種演說、 朗誦、戲劇、短講比賽,無論是中文或是英文,在質和量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不要叫老師太沉重 (2001年 4月)

人口普查假期前夕,我趕乘夜機去澳紐訪友,機上遇見幾十位某校的初中學生。原來他們剛下課,還穿著校服就趕來機場,乘假期到澳洲去參加兩星期的英語遊學課程。

他們身穿校服,自然較為矚目,只見各人神情雀躍,眼神又帶點迷惘,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遠行吧!由於他們困在機上八小時多,少不免對附近乘客造成若干滋擾。

期間,兩位帶隊的年青老師,一直忙於照顧學生,疲態畢現。霎時,我對這兩位老師肅然起敬之心油然而生。他們籌劃、組織、帶隊、維持紀律、安排舟車食宿,保證整個學習課程運作暢順,工作量可不少啊!然而,在布里斯班下機時,我聽到個別乘客埋怨:『呢間學校「好打有限」……呢班可能己經係挑選出來最好的一批……』

我不知道這兩位老師有沒有聽到這「閑言閑語」,只見他們一直緊張地動用一切身體語言管住這班「柴娃娃」,心理壓力、精神負擔,可不輕呀!第一天就要這樣勞心,還有兩星期哩!我只好默默地為他們祝福。

這次航機上的所見所聞,令我心中湧出一股壓抑已久的莫名激動,至今未能平伏。

近年,香港社會整體的氣氛令人不安,諒解與寬容似乎都蒸發掉了,社會上對教育界的種種指責,就更令校園的氣氛陰霾密佈,人人被壓抑得透不過氣來。尤其是衝著老師而來的種種挑剔,鋪天蓋地,有來自官方的、民間的、家長的,還有學生的;加上個別名嘴、報人推波助瀾,一味渲染負面傳聞,不少本來源於制度上或歷史原因的缺失,一下子都算到老師的頭上來。於是,對教育界不太友善的噪音,一時間此起彼落,匯聚成大合唱!縱使不少有心人多番推行敬師運動,可是,老師的心情仍是沉甸甸的。

另一方面,又有人說香港的學生一代不如一代,英文水準更是一落千丈,足以反映香港教育一無是處,教師的素質今不如昔。不幸地,這些誤解卻很容易為社會一般人所接受。奈何!

須知,這一輩學生的問題之所以比較多,正是普及教育加上社會競爭所造成的必然後果,現在強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由他們一力承擔,不是叫老師太沉重嗎?這既不公平,也不合符客觀事實。

就以我校為例,為了幫助同學們應付好公開考試,同時讓他們有豐富的成長經驗,我們除增加教學設備外,對教學活動的改善也從沒有停止過。

每天早會,我們苦口婆心的勸勉;午休時間又舉辦英語藝墟或演辯擂台,給與同學說話訓練的機會;放學後各種形形式式的集體複習、個別輔導、體藝訓練、紀律隊伍操演等多不勝數,以致場地永遠不敷應用。再加上每年的大型朗誦比賽、話劇比賽、音樂比賽等,又豈是「當年」的學校都舉辦過呢?

我們的音樂老師一人帶兩隊合唱團,另加一隊管樂隊;體育老師除課餘集訓外,又要在假日帶隊比賽;美術老師帶領學生一同嘗試大型牆畫新藝術形式;中、英語文老師多方設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然後帶著沉甸甸的作文簿回家批改……

試想一想,我們這一代的老師為學生所花的心思、精神和時間,恐怕是前幾代老師想也沒有想過的吧!更遑論我們的老師不斷利用假期帶學生到本港以至全國各地參觀,又籌組歷奇訓練、軍事體驗、文化體育交流團等活動,這又豈是「當年」的學校聽聞過的呢?

我相信「當年」學生發展多元智能的機會,從來沒有比今天的多!這都是有賴老師們的專業精神和無私的奉獻。

為了向學生提供擴闊視野、發展潛能的機會,我校今年邀請了本港多位著名作家到校舉辦文藝寫作坊,文學講座、詩文朗誦,在校內吹起了一股文藝創作的清風。一批小作家、小詩人湧現了,他們的作品受到校內讀者和校外文化人的肯定,又促進了同學們的寫作熱情。這項全新嘗試的「作家班」活動辦得很成功,「作家班」以豐碩的成果又一次戳碎了那種「今不如昔」的偏見,讓我有機會舒了心中的一股鬱氣。

我非常感謝名作家關夢南先生、董啟章先生、王良和先生,本校黃振鋒老師、黃麗萍老師和各同學為我們帶來了「清風」。

學生需要清風,老師更需要清風,讓我們繼續攜手努力吧!


| 返回主頁 | 返回上頁 |